| 学号 | 姓名 | 指导教师 | 中期考核题目(研究方向) | 组长(研究方向) | 专家组成员 | 秘书 | | 2017010031 | 董述鑫 | 贺明荣 | 氮肥基追比和密度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 王月福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生理生态) | 王振林(作物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贺明荣(小麦生理生态)、李向东(花生高产生理生态)、孙学振(棉花高产优质生理生态)、王东(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宁堂原(持续高产高效农作制度)、刘鹏(玉米栽培生理生态)、李勇(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的生理机制)、李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 | 代兴龙 | | 2017010032 | 何建宁 | 于振文 |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节水生理机制的研究(小麦高产优质生理生态) | 王月福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生理生态) | 王振林(作物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贺明荣(小麦生理生态)、李向东(花生高产生理生态)、孙学振(棉花高产优质生理生态)、王东(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宁堂原(持续高产高效农作制度)、刘鹏(玉米栽培生理生态)、李勇(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的生理机制)、李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 | 代兴龙 | | 2017010033 | 李文倩 | 王振林 | 氮肥对小麦抗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 王月福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生理生态) | 王振林(作物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贺明荣(小麦生理生态)、李向东(花生高产生理生态)、孙学振(棉花高产优质生理生态)、王东(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宁堂原(持续高产高效农作制度)、刘鹏(玉米栽培生理生态)、李勇(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的生理机制)、李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 | 代兴龙 | | 2017010034 | 郑宾 | 宁堂原 | 高密度种植下夏玉米光能利用的生理生化机制(作物高产高效) | 王月福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生理生态) | 王振林(作物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贺明荣(小麦生理生态)、李向东(花生高产生理生态)、孙学振(棉花高产优质生理生态)、王东(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宁堂原(持续高产高效农作制度)、刘鹏(玉米栽培生理生态)、李勇(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的生理机制)、李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 | 代兴龙 | | 2017010035 | 高芳 | 李向东 |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产量品质协同提高机理与调控(花生生理生态) | 王月福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生理生态) | 王振林(作物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贺明荣(小麦生理生态)、李向东(花生高产生理生态)、孙学振(棉花高产优质生理生态)、王东(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宁堂原(持续高产高效农作制度)、刘鹏(玉米栽培生理生态)、李勇(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的生理机制)、李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 | 代兴龙 | | 2017010036 | 李玉道 | 孙学振 | 棉花小区机械化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 王月福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生理生态) | 王振林(作物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贺明荣(小麦生理生态)、李向东(花生高产生理生态)、孙学振(棉花高产优质生理生态)、王东(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宁堂原(持续高产高效农作制度)、刘鹏(玉米栽培生理生态)、李勇(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的生理机制)、李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 | 代兴龙 | | 2017010037 | 贾绪存 | 刘鹏 | 玉米侧根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和机制(玉米栽培生理生态) | 王月福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生理生态) | 王振林(作物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贺明荣(小麦生理生态)、李向东(花生高产生理生态)、孙学振(棉花高产优质生理生态)、王东(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宁堂原(持续高产高效农作制度)、刘鹏(玉米栽培生理生态)、李勇(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的生理机制)、李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 | 代兴龙 | | 2017010038 | 林祥 | 王东 | 冬小麦根系对氮肥供应方式的响应机制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 王月福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生理生态) | 王振林(作物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贺明荣(小麦生理生态)、李向东(花生高产生理生态)、孙学振(棉花高产优质生理生态)、王东(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宁堂原(持续高产高效农作制度)、刘鹏(玉米栽培生理生态)、李勇(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的生理机制)、李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 | 代兴龙 | | 时间:2019年3月8日上午8:00 地点:国重楼三楼会议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