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 2018 年 5月 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 
| 学号 | 姓名 | 指导教师 | 论文题目(研究方向) | 答辩主席(研究方向)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答辩秘书 | 
| 2015110059 | 杨明涛 | 白吉刚 | 黄瓜Csa013840基因和Csa003183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郭兴启、王晓云、李新征、张杰道(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60 | 甘立明 | 朱常香 | 小麦网格轻链蛋白TaCLC1在调控赤霉病中的功能分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郭兴启、王晓云、刘红梅、张杰道(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61 | 马曼莉 | 郭兴启 | 棉花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GhMPK4的分离及抗病功能分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盖英萍、王晓云、刘红梅、张杰道(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63 | 赵亚楠 | 盖英萍 | 桑椹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郭兴启、王晓云、刘红梅、李新征(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68 | 李荣 | 王晓云 | 苹果MdMLP423响应逆境胁迫的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郭兴启、盖英萍、刘红梅、李新征(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69 | 翟娜 | 李菡 | 中华蜜蜂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基因(AccSTIP1)的生物学功能分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郭兴启、盖英萍、刘红梅、李新征(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70 | 徐阳 | 刘红梅 | 水杨酸诱导的NbPRR增强RNA沉默的分子机制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盖英萍、王晓云、李新征、张杰道(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73 | 刘欣 | 王晓云 | 苹果B-BOX(BBX)家族和MdBBX10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郭兴启、盖英萍、李新征、张杰道(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75 | 刘秀凤 | 袁学军 | 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卵巢内PCNA,Bcl-2,Bax,GHR和Hsp70表达的影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王晓云、刘红梅、李新征、张杰道(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77 | 张进哲 | 李新征 | 水稻粒重相关基因CPB1在玉米中的同源克隆及功能验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郭兴启、盖英萍、王晓云、张杰道(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21 | 刘文慧 | 李海芳 | 白介素-6对小鼠脂肪形成的作用与机理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郭兴启、盖英萍、刘红梅、张杰道(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2015110067 | 于停 | 张杰道 | 玉米ZmGLYII-2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丁新华(植物分子病理学) | 王晓云、盖英萍、刘红梅、李新征(均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朱春原 | 
| 答辩时间:2018年5月17日上午8:30,答辩地点:国重楼7楼会议室 |